打造人文相携路景相融新地标!专家解读跨汕头湾新通道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案

汕头资讯助手1 2022-12-15 09:16:4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跨汕头湾新通道工程从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自北向南跨越汕头湾,终点至汕头综保区接广达大道,路线总长约8.2公里,其中跨海段约4公里。

根据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跨汕头湾新通道工程征求意见公告》,该工程跨海段有全桥和全隧两个方案,目前各方案、项目名称等正在征求公众意见。日前,记者采访了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专家,解读工程的设计理念,深入分析全桥、全隧方案的建设条件和施工难度。专家表示,跨汕头湾新通道集交通功能、景观功能和旅游功能于一体,将力争打造人文相携、路景相融的城市新地标。

跨汕头湾新通道工程从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自北向南跨越汕头湾,终点至汕头综保区接广达大道,路线总长约8.2公里,其中跨海段约4公里。

1

全桥方案

根据公告,工程跨海段方案一为全桥方案,桥梁全长约4671米,主桥采用主跨720米钢箱梁斜拉桥,桥位处规划通航5万吨级海轮。北岸设置海上互通立交,往六合产业园方向布设定向匝道衔接新津大桥,往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龙湖方向,匝道布设于道路中分带对接阿里山路,并在海上互通立交处配套一座海上观景平台。在南岸,上岸后设置互通立交匝道衔接东湖东路和东湖路,通过广达大道、疏港公路连接综保区和广澳港区。

2

全隧方案

方案二为全隧方案,在北岸通过地下互通立交与东海岸大道相接,在南岸下穿东湖中心路后出露地面,隧道全长6.13公里。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总工程师孙向东表示,在通道工程里,桥梁和隧道方案的选择一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总体来说,桥隧方案的选择要基于建设条件、功能、技术、造价、工期、景观和运营维护等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对于汕头湾新通道工程,从建设条件而言,桥隧方案无明显的刚性制约因素,二者都是可行的。

从功能角度来说

由于隧道深埋地下,难以实现本项目规划的功能地位即“交通+旅游”功能;加上受通航等因素制约,采用盾构施工的隧道埋深较大,南岸隧道出露地面比较晚,与片区路网的衔接比较差。而全桥方案则接地快,与片区路网衔接顺畅。

从技术角度来说

隧道方案总体上更为复杂,无论采用盾构隧道还是沉管隧道,既要克服地质问题,也要克服复杂的水文问题,后期管养过程中的防水、减灾、防灾问题也较为突出。从初勘钻探揭示的地质条件来看,隧道须穿越孤石和硬岩段,施工难度较大。相对而言,720米左右跨度的桥梁技术更为成熟。

从造价、工期来说

隧道的造价是桥梁的两倍左右,显著高于桥梁;桥梁方案的建设工期是3.5年左右,隧道方案的建设工期则一般是5年乃至于更长。

从景观角度来说

桥梁和隧道的景观风格差异大,桥梁基本是突出、融合的理念,景观桥梁一般能够提升土地价值,也能打造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有更大的可为空间。隧道则基本上是消隐的理念,深埋地下,景观营造的空间相对较小,隧道需对津湾公园开挖后重新恢复,恢复后对景观影响比桥梁小。

从运营期管养方面

隧道在防水防灾方面有一定压力;在绿色能耗方面,由于隧道深埋地下,后期照明费用高,投入也比较大。桥梁在运营期受大风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

孙向东说

“综合建设条件、功能、技术、造价、工期、景观和运营维护等因素,桥梁方案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方案。”

对全桥方案的技术特点和难点,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做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据孙向东介绍,作为跨海工程,桥梁在抗风、抗震、防船撞、防腐蚀方面都面临着很多关键问题:如抗风方面,设计基准风速达到了46.1米/秒,与港珠澳大桥、黄茅海通道在同一水平上;抗震方面,汕头是高烈度地震区,桥梁抗震要求非常高;考虑到桥址处通航船舶吨位大,海水含盐量高,也要面临防船撞和防腐蚀的问题。为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全桥方案是基于韧性设计理念的高质量桥梁设计。

记者留意到

全桥方案中,主桥采用主跨720米钢箱梁斜拉桥,主跨的长度刷新目前已建在建的跨汕头湾桥跨纪录。孙向东分析,桥梁主跨的控制要素一般是通航和防洪条件;榕江内海湾的出海口自上游而下,桥梁跨径是逐渐增大的,潮汕环线金潮大桥主跨是400米,牛田洋特大桥主跨是468米, 礐石大桥主跨518米,海湾大桥则位于榕江出海口最窄处、有妈屿岛等基础支撑,桥位较好,跨径则相对小一些,但通航条件比上游桥梁都好,是按5万吨海轮控制,与跨汕头湾新通道一致。跨汕头湾新通道在通航方面已做了专题论证,基于前期论证结果,考虑通航要求、适航区域、桥位布设以及湿地保护区等制约因素,桥位与航道的交角是71度,同时考虑紊流的影响,设计主跨拟定为720米,后续结合防洪专题要求做进一步论证。

作为跨汕头湾新通道工程的设计专家,孙向东表示,项目在设计理念上做了很多思考,作为汕头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在设计时坚持使用功能与景观功能相统一,坚持地域性、时代性和文化性相统一,坚持工业化建造与匠心创作、精细化设计相统一,践行创新、绿色和景观的设计新理念。

来源:汕头日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