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袭人 攻坚不停!我市交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工人手持高温喷头枪作业,脸上布满汗珠。
7月16日下午2时,尽管在地下120米,洞内温度依旧达到了38摄氏度。在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1号斜井口的施工现场,排风管剧烈地震动着,灰尘很重,空气中弥漫着铁锈的味道。不时有运渣车驶出、或是载出一班轮值的工人。这里的工作24小时两班倒,遇到临时顶班的情况,有人就需要超长“待机”……
施工前,工人们首先要进行班前教育,烈日炎炎下,工人们仔细听着当天施工工序的风险点及注意事项,为进隧道施工做好安全准备。
斜井外,技术主管赵琨穿戴好安全帽和工装,日常进入大小里程的两个掌子面了解相应工序。掌子面又称礃子面,是隧道工程中不断向前推进的工作面。汕头湾海底隧道一号斜井分成大小两个里程同时推进,每个里程又分成了上下两个台阶,下台阶分别分成左下及右下两个部分,总共六个工作面。
在海底隧道内,高温和潮湿往往结伴而行。据介绍,5月中旬,项目开挖汕头湾海底隧道1号斜井大里程,隧道周边为四级围岩,情况较差,渗水严重,水温又高,工作时施工人员的工装几乎刚上身就都湿透,伸手都能拧出带着泥的浆水。屋漏偏逢连夜雨,广东正值雨季,白天浸了泥浆和汗水的工装,在潮湿天气的加持下,晚上洗了也晾不干,所以工人们几乎都是穿着阴干的衣服上班。
工人用铁锤击打变形配件。
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像现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项目部会从附近的制冰厂买冰,一天送三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隧道内的温度,可即便如此,里面较高温度仍曾达到48摄氏度。施工机器产生的热量,闷热潮湿的环境,项目部随时面临着工人中暑的情况。隧道矿山段进口技术主管党博武介绍,十立方米的冰块成了建设者的消暑利器,冰块往隧道一“坐”就为闷热的隧道带来了提神凉气和5摄氏度左右的降温体验。除此之外,项目部还为工人准备了藿香正气液、西瓜、绿豆汤等消暑物资,给炎炎夏日带来清凉的慰藉。
隧道内一次十方的冰块可带来5摄氏度左右的降温体验。
汕汕铁路汕头段工程稳步推进,施工人员不惧骄阳,战高温、斗酷暑,铆足劲促建设。
濠江特大桥桥墩施工现场,工人正在吊钢管材料。
濠江特大桥107号墩上工人们正在进行5号块纵向预应力波纹管穿内衬管施工。
高温炙烤下的高速公路,同样热浪袭人。潮汕环线高速路政二中队队员在车辆无法到达的情况下,走到村民常经过的桥下空间显著位置,张贴普法宣传告示、喷宣传字等,向村民进行普法宣传,不一会儿便大汗淋漓。在这种天气下,自来水管还经常面临着突然爆裂的可能性,潮汕环线高速工作人员杨鑫华、陈晓聪两人抢修一处水管二十多分钟后,全身已被汗水浸湿了。
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项目技术员头顶热日炎炎进行报检工作。
来源:汕头发布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