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7年的创文大计,还是没能让汕头在2020年入选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上周,2020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放榜,汕头再次落选。
回看过去,汕头最早在2007年就启动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并于2011年末成功获得“广东省文明城市”称号;根据市文明网站显示的信息,汕头于2013年就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就是说,汕头创文之路走到现在,已有7年之久。
按照先前的行动计划,汕头是计划于2020年力争在夺取“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并为此作了一番计划:
排名前列阶段:夯实基础阶段(从2012年底至2014年)
第二阶段:全面创建阶段(从2015年至2017年)
第三阶段:冲刺夺牌阶段(从2018年至2020年)
理想虽然很美好,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这次创文,从环境到交通,汕头都做足了“考前准备”,不料,考核期间却迎来了一场大雨。就像许多人开玩笑所说的一样,天公不作美,一场暴雨冲刷走了汕头的创文成功。但换一个角度来讲,假设没有这场大雨,汕头创文又会不会成功呢?
01.#交通问题,该怎么解决?#
交通,是城市运行中参与人流量较大的一部分,能直接的反映出一座城市当中,交通参与者的素质高低。在这座城市,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车辆逆行,不按道行驶,不礼让行人,行人不按指示灯过马路...与其说这些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淡薄,或许应该说他们存在着侥幸心理。侥幸慢速逆行行驶,侥幸冲抢过斑马线,侥幸在红灯时冲过步道。
图源sttv今日视线交通拥堵,是每座城市最头疼的问题,汕头地少人多,道路窄小,堵车更是家常便饭。晴天堵,雨天堵,交通高峰期堵,修路更堵,主干道堵,次干道堵,十字路口更堵,加隔离栏堵,不加隔离栏还是堵。谁能想到小小的汕头,居然屡次上榜全国拥堵城市榜单。
在当下,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摩托车、电动车显然已经成为主流出行工具,但也引发出一系列问题:
不同于汽车,摩托车的交通违法成本较低,这也间接导致了许多摩托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违章驾驶的情况出现,是不是该考虑提高摩托车违法成本?电动车入门槛过低,不按道行驶,逆行等危险驾驶行为频频出现,汕头是否应该效仿其他城市出台电动车管理办法?
当然,交通层面的问题,远不止于摩托车和电动车,汽车占道停车问题,公交车的管理运营问题,共享单车的运维问题,停车位划分,隔离栏的加装等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对城市交通有着影响。
02.#水浸街问题,该怎么解决?#
汕头水浸街问题,由来已久。每逢强降水,市区部分道路极易出现“水浸街”现象,长平华山路段,黄河嵩山路段、金砂路等主干道都是淹水情况高发段,两潮地区甚至出现内涝的情况。路面积水导致车辆需慢速行驶,遇上交通高峰期时,堵车现象更为严重。对于淹水,汕头人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汕头往往雨水较多,加上旧时道路规划无法匹配今时今日的城市发展,排水系统滞后,排水设施能力不足,导致城市排水压力较大,使得汕头在经历强降水后,往往出现城市积水现象。但这并不是不可解决的。
基于城市内涝,汕头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根据《汕头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2030年实现80%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2020年已逐渐进入尾声,究竟有没有达到“20%以上面积”的目标要求,只能交给天气去检验。
03.#创文的汕头,城市发展向好#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问题这么突出的汕头,到底拿什么去创文?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创文不是为了一个名号,而是为了让城市各方面都能得到提升。通过创文,使得一个城市发展更上一层楼,才是最终目的。确实,这座城市现阶段,确实存在种种问题,但从创文号角吹响至今,汕头的的确确也改变了许多。
曾经脏乱差的陈厝合,社区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原为“黑臭水体”的龙湖沟等四沟,环境及水质均得到了提升改造;曾被中央点名的练江水质,累计用于整治投资297亿元,各重要支流水质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做到:过马路遵守信号灯,不随地扔垃圾,摩托车不冲抢红灯,汽车主动礼让行人;
此外,多条道路得到升级改造,老城区焕然一新,城市绿化大幅增加,增加社区文化公园,投放社区运动健身器材...可以看出,这些年来,汕头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完善,市民个人素质和交通意识的提高和增强等,无一不体现了创文对城市发展有着极大的正面作用。
04.#创文仅靠管理,远远不够#
虽然这么多年来,城市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在汕头创文的过程中,还是掺杂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表面功夫”、“临时抱佛脚”、“劳民伤财”城市创文,其实不只事关城市管理者,也与每个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有关。
城市管理者固然有职责去加强对城市交通,社会秩序的管理维护,但作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市民,也有义务去遵守规章制度,从侧面帮助这座城市变的更好。汕头的创文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城市管理者,也离不开我们这些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只有齐心协力,做好自己的本分,才能使这座城市更好。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