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了吗?汕头电动自行车变多了,但问题也来了...

说汕道市 2020-09-25 10:58:5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骑上我心爱的小电动

前阵子,共享单车两波回收保养的操作,让不少市民朋友再次回到了走路上班,搭公车上班的日子。

“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共享单车被回收保养的同时,有人还在为出行发愁,而有的人已经在研究怎样开拓致富新大陆了,比如,“新国标电动自行车”。

运营商想方设法涨价,共享单车市场恐不及从前?

在说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前,我们先来聊聊大伙熟悉的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自几年前进入到汕头,为我们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尴尬问题;

后来,越来越多的品牌运营商也进入到汕头,大规模的在全市范围内投放车辆,导致出现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即便在现在只剩下三家共享单车运营商的汕头,这样混乱的停车秩序也依旧存在。

除了停放问题,购买车辆骑行卡费用也慢慢成为用户的槽点之一。

各品牌商骑行卡价格对比

以青桔的30天不限次卡为例,早期该卡价格普遍为50-70元,使用规则为30分钟内免费,每单较高抵扣6元;

而到了近几个月,使用规则却变成了每单较高抵扣3元,超出30分钟另算,30天不限次卡也从官方商城悄然下架,价格看似比以前便宜不少,但加上每单超出抵扣金额的费用,实际要比以前贵了不少。

这样的操作,也让不少用户认为是该运营商在进行变相涨价。

也许是大部分用户开始意识到运营方的这一手段,也许是和共享单车的车辆变少有关,不少人选择放弃了共享单车,转而把目光放到“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身上。

鮀城掀起新国标风,电动自行车成为治理新对象

相信不少读者朋友最近在路上都发现了,随着共享单车车辆逐渐变少,各式各样的电动自行车却开始多了起来。

与此同时,各种电动车的品牌也在汕头陆续开起了新店。

金樟立交桥周边就开了不下10家店

说起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在汕头的热潮,还得追溯到去年。

因为电动自行车具有方便,代步性强的特点,且造型多样化,受到了不少年轻上班族的喜爱。

据悉,截止至2020年6月,中心城区电动自行车注册入户倍增,大量电动自行车的出现,虽然为不少人提供便利,但同时也成为了治理交通秩序新问题...

图源蓝色河畔、汕头交警、热心网友

不带头盔、不按本车车道行驶、逆行、闯红灯甚至超载等等以往在摩托车上看到的危险驾驶行为,也在不少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上看到。

不只是汕头,全国范围内都存在着电动自行车管理混乱,缺乏相关规章制度的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全国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安全防护水平,

2020年6月1日,国家公安部发布消息,将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按照要求,对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查处。

截自国家公安部

而广东作为人口大省,电动自行车同样也是出现频率极高的代步工具。9月17日,省公安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对《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进行公示。

而针对违规驾驶行为,《条例(征求意见稿)》也有了明确规定:

驾乘人员应当规范佩戴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尚未出台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行业标准)的安全头盔;

电动自行车有五次以上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录,所有人、驾驶人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通知后拒不接受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电动自行车。

截自广东交警

省内多地已出台相关规定,汕头会对电动自行车做出管理吗?

实际上,不仅省级层面出台相关条例,省内各地市也是动作不断。

7月17日,东莞市起草《东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7月30日,《肇庆市电动自行车登记规定(试行)》正式实施;

8月1日,《佛山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正式实施;

同一天,《湛江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8月15日,汕尾市起草《汕尾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汕头作为全省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工作试点城市之一,自去年5月起开始接受市民针对符合国家新标准并获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的注册登记申请;

截止至6月底,加上此前已领取牌证的老国标电动自行车,目前全市共有登记入户的电动自行车2.3万多辆;同时,据交警部门消息,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推出“带牌销售”模式。

图源汕头政务发布

在近两月,随着电动自行车在汕头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交通违法乱象也随之增加。不少人甚至开玩笑称,电动自行车或许也将成为交通新一轮的整治对象。

如何有效地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管理和监督,尤其是在驾驶行为,汕头或许可以参照省内其他城市的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出一套规章制度

关于电动自行车管理,你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交流~

图片来源见标识

部分无标识图片源自网络

部分文字整理自汕头交警、汕头政务发布

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