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如何与珠三角串珠成链,打造沿海经济带?这些发力点值得关注!

南方plus客户端 2018-08-28 11:14: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粤东深调研之一线直击◆把沿海经济带打造成新时代广东发展的主战场。这是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首次正式提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时作出的重要论述。

◆粤东深调研之一线直击◆

把沿海经济带打造成新时代广东发展的主战场,这是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首次正式提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时作出的重要论述。

近日,我们走进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个沿海市,围绕“粤东如何与珠三角串珠成链,打造沿海经济带”进行深入调研。

排名前列站汕头——正打造四大平台,开启特区的“二次创业”

汕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是粤东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行驶在汕头华侨实验区滨海公路上,眼前是明媚的阳光、深蓝的大海,大道内侧一幢崭新大楼顶部,“华侨试验区人才大厦”9个大字格外醒目。

作为汕头新一轮发展的四大平台之一,华侨试验区是我国少有一个以“侨”和“文化”为内涵的高级发展平台。

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黄育斌说,华侨试验区将打造成为汕头先行先试、发挥特区新优势的重大平台。目前泰盛科创园、明园国际科创金融城两大高端科创金融产业项目落地,华侨试验区正在打造汕头“金融+科创”双高地。

广东金融高新区华侨板负责人林峰说,华侨板汕头运营中心是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在外地设立的排名前列家派出机构,看中的就是汕头民营资本十分活跃,这里有32家在主板上市的公司,上市公司数量仅在广州、深圳、佛山之后。

汕头提出高标准建设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的江湾新区,加快汕头西部大开发。在江湾新区的北岸布局一个高级高新区,依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汕头大学以及省实验室来提升园区科技实力。

汕头市商务局局长刘文华还表示,汕头正在大力争取中央、省的支持,在汕头保税区的基础上,申请设立自由贸易区,逐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汕头市委书记方利旭指出,省委将汕头定位为粤东地区少有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为推动汕头特区“二次创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第二站潮州——欲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每天夜幕降临,潮州韩江两岸,都会出现人头涌动的景象。近半年来,一场盛大的古城灯光秀,把一江两岸的广济桥、金山、古城墙装扮得美轮美奂,也吸引住了许多外地游客的目光,人们仿佛重返到千多年前的大唐世界。

到过潮州的人,都会被这里的慢节奏生活和文化气息所吸引。潮州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有700余处,潮州古城已有1000多年历史,但至今仍是一座有人居住的“活着的古城”。

位于潮汕揭“金三角”枢纽地带的太安堂医药产业园,是近年潮州发展特色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首期建成的150亩园区内,已经建成年产量达10万吨的智能化生产线,通过“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的发展模式,太安堂计划在这里打造全产业链聚集高地。

太安堂小镇投资公司文宣部副总监曾漫路说,接下来,集团准备在这里打造的太安堂小镇规划占地约5000亩,投资规模将达180亿元。建成后的特色小镇,将包括度假酒店、温泉养生谷、中医药学院等核心要素。

打造特色精品城市,交通先行。潮州市交通局局长黄奕斌也表示,潮州要主动融入汕潮揭城市群,在城市群中形成独特的功能特色。

在韩江西溪特大桥施工现场,承建项目负责人介绍,潮汕环线是连接潮汕揭三个城市的内环,计划在2020年建成通车,这条高速公路通车后,把整个潮州北部连接起来,加速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第三站揭阳——重点打造的大南海中石油炼化项目即将复工

站在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厂房屋顶上,公司企业文化部主任曾宪会指着前方说,惠来县城就在海湾的另一头,旁边还布局有海上风电项目和中海油LNG接收站。不远处,为炼化项目配套建设的成品油码头已基本成型。

中石油广东石化公司财务总监于文魁介绍,2017年7月,中石油集团公司召开炼化业务转型升级研讨会,明确了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作为南方重油加工基地的地位。确定项目的总体定位是,一期按年生产能力为2000万吨炼油+260万吨芳烃+120万吨乙烯建设。根据估算,一期的投资额达到654亿元。

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千亿元以上,可带动相关产业链企业陆续进驻大南海石化工业园,预计带动产值可实现2000至3000亿元,这样一来,揭阳经济总量可望实现翻一番。

第四站汕尾——通过深汕合作,打造“前厂后店”模式

在比亚迪陆河基地,一辆纯电动大巴经过焊接、涂装、总装后,在这里完成生产。每天都有十几辆车下线。比亚迪总裁办公室工作人员郑允涛表示,今年接到广州的公交订单就有5000辆,还有汕头的1000多辆,上半年的生产基本饱和。

2015年底,比亚迪东进汕尾,在陆河县、汕尾高新区红草园区布局了新能源大巴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IT零部件生产基地等多个大型项目。计划总投资近100亿元,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

像比亚迪这样年营业收入超千亿的巨无霸企业,之所以会把工厂搬迁至汕尾,许多人认为,这是深汕合作带来的重要成果。

汕尾市发改局局长庄建华表示,从近几年汕尾的财税增长和工业用电等指标看,汕尾确实实现了有质量的增长。这得益于汕尾牢牢把握了深汕合作这一发展机遇。把特区建设在汕尾旁,对我们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在半个月时间里,南方日报粤东深调研组入园区、进企业、看项目,与各级领导干部座谈,与一线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实地探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高质量的粤东沿海经济带雏形呼之欲出,粤东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策划:严亮 王溪勇

统筹/脚本:刘俊

摄影/制作:周鑫宇

粤东深调研组成员:刘俊 廖奕文 黄学佳 达海军 南小渭 余丹 黄嘉锋 韩安东 纪金娜 林捷勇

粤东深调研组通讯员:陈榆 黄东华 许创盛 吴丹

■相关新闻

1、粤东深调研之高端访谈|揭阳市委书记李水华:"希望工程"正转化成"走在前列"工程

2、粤东深调研之高端访谈|潮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特色精品城市

3、粤东深调研之高端访谈|汕头市委书记方利旭:赢得新一轮赛跑,要有“汕头定力”

4、【重磅】串珠成链,粤东如何打造沿海经济带?

详情点击下方图片:

【作者】 刘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