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家居企业再迎扎堆上市:用智能化卷进这场资本游戏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记者 |郑小琳
家居行业正在蜕去“传统”标签,逐渐向资本靠拢。
2021年,家居企业上市的潮流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40家家居企业上市融资,其中,有7家企业已经挂牌上市,另外32家正在全速冲击IPO。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17年,继好莱客、顾家家居、富森美等企业资本化之后,家居企业迎来一波上市高峰,欧派、尚品宅配、皮阿诺等定制家居企业陆续上市敲钟,家居企业资本化道路加速。
如今,上市的钟声宣告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外,也印证了传统家居制造业,也有着向资本化、数字化冲击的强烈冲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家居企业陆续上市,行业竞争也将迈入良性、合规竞争的阶段。
家居上市潮再起
2021年上半年,家居企业排队上市,已经成为A股的一道风景线。截至今年7月14日,准备上市及已上市的家居企业共计40家,涵盖软体家具、智能家居、门窗、家装、卫浴、家纺、跨境电商等多个行业。
这批走上资本化之路的IPO企业,至少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备。股改-尽调-辅导-递表审核等上市流程,在A股市场一般是3年的准备时间,而港、美股最少也是2年。
也就是说,家居企业扎堆上市表象的发生,并不是偶然,而是无数个准备形成的结果。那么,家居企业为何都集中在今年上市?扎堆上市背后又释放哪些信号?
首先,将时钟划拨至2017年,家居企业迎来首轮上市高峰,在全屋定制的热潮下,资本市场迎来欧派、尚品宅配、皮阿诺等定制家居企业。
排名前列批吃螃蟹的企业上市之后,通过加速开店、渠道建设等扩张,迅速完成市场布局。同时,在短短三年时间,把行业市场份额越做越大。
招商证券数据显示,欧派的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的5.3%提升至去年7.2%,橱柜维持先进地位。
随着家居企业上市面利好显现,不少行业老牌的家居企业也开始谋划上市。这也就不难理解,自2017年出现家居上市潮后,2021年行业又迎来第二波上市高潮。
此次上市,家居企业的排名前列诉求为融资,主要是为了战略扩张做准备。例如募资建厂、增加研发费用、新建渠道、补充部分流动资金等。同时,部分家居企业上市,还有面向互联网、电商、新零售等诉求。
“在住宅精装化、数字化及消费者理性等趋势下,家居建材行业发展重点将聚焦在规模化、品牌化、个性化,规模化需要大量的现金流。于是上市便成为企业解决现金流的问题的最优选。”中国家居协会秘书长胡中信指出。
尤其是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受上游地产行业融资收紧影响,不少房企将现金流压力转移至下游的家居行业。
企业卷进资本游戏
“目前,家居企业的竞争赛道,不仅在业务规模,还有资本市场。”一位负责家居领域的投资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
不过,家居企业意识到资本的重要性,更多是受行业趋势影响。
随着房地产行业精装修住宅比例增加,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整装、精装房市场成为当前的重要趋势。据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精装房渗透率已提升至32%。2020年受疫情影响,精装渗透率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仍保持在30%以上。
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精装渗透率相比,目前我国精装市场渗透率仍处于低位,因此,未来精装修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不过,作为精装房市场的主导者,地产商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在“房住不炒”、融资收紧的政策下,地产商面临流动性趋紧及资金压力大的困局。为了缓解压力,不少房企开始将现金流压力转移至下游。
在精装房趋势下,地产与家居企业的合作,一般是先货后款的大宗销售模式,该模式订单金额较高但整体账期却较长,这就要求处于供应链下游的家居企业,要具备更强的现金流。
“业内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你是上市企业,地产商会更愿意把你当成供应商。”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目前来讲,和知名地产合作的材料商近八成都是上市公司。
“比如,陶瓷、瓷砖类大型供应商想做开发商的生意,如果签15个亿的战略合作,开发商会先向供应商借10个亿,供应商提前垫资用于开发商业务周转,本质上相当于变相融资。”上述资深人士进一步透露。
于是,冲击上市在成为家居企业募资共同选择的同时,也成了抢夺开发商大宗业务的一把“利器”。上市之后,企业融资成本较低,且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
据了解,由于家居行业存在产品同质化、可替性等特征,开发商在上游通常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开发商会更加青睐产能高、资金能力强的企业。
“大宗业务是一把双刃剑。家居企业吃的好良药,吃不好是毒药。”中国家居、设计产业互联网专家王建国表示,“大宗销售比例一旦没控制好,将对企业经营带来资金链风险。尤其是在零售和经销端市场不太乐观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有其他办法。”
智能化成为新风向
对于家居行业来说,这次上市潮背后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促进行业合规、良性发展。
特别是在上市之后,渠道扩张、产业扩张将加速行业整合。以本次递表上市的企业为例,软体家具企业慕思寝具、CBD家居;卫浴企业箭牌家居、泛亚卫浴;以及跨境家居电商致欧家居、遨森电商等均为行业的老牌企业,上市背后无疑将是家居行业洗牌。
“这些相对优质的企业上市,将促进竞争愈发合规、良性。同时,在上市前,多数企业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规范管理和经营,对行业来说,肯定是好事。”王建国指出。
同时,伴随着互联网趋势来临,智能家居成为了5G风口下的“新增量市场”。此次上市募资,“智能化”成为为高频词多次出现在募资项。对此,胡中信指出:“除了讲好资本故事外,也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IDC数据显示,智能家居行业增长势头强劲。目前,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以千亿元计,且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25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 亿元。
同时,申万宏源亦在研报中指出,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已提升至1705亿元。长期来看,与美国、欧洲多国家超20%渗透率相比,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仅为4.9%,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面对千万亿的市场蛋糕,不少家居企业已经深度布局。
以已经上市欧派为例,近日斥资50亿元在武汉建设华中智造基地,加速布局智能家居市场。此外,华为、小米、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以及海尔、美的、格力等传统家电龙头企业,都在智能家居行业密集布局。
不仅如此,资本亦看好家居行业智能化趋势。据天眼查数据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智能家居赛道上已经发生数十起融资。中国总计有超300家智能家居相关企业产生融资事件。
而深耕家居行业已久的老牌企业,他们也想着在智能化趋势中寻找商业机会。以卫浴企业为例,在泛亚、朗斯、箭牌等企业招股说明书中,智能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募资项目中的关键词。
“智能化成为科技、时代、消费的趋势,年轻人对于智能产品方面已经慢慢形成消费共识,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厨房、智能衣柜等产品,因此,智能化是未来行业重要发展趋势。”王建国对此表示。
不难看出,上市将行业引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同时,也将助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产业数字化升级,促使行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
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